按分类浏览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动态 » 正文
发布日期:2013-12-09  浏览次数:200
核心提示:陶明伦以“四战”阐述商丘嬗变 软,指纺织服装产业。硬,指超硬材料产业。冷,指制冷产业。热,指新材料产业。苦,指生物制药产业。甜,指农产品加工产业。
   人民网郑州12月5日专电 在河南省三季度经济运行会议上公布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,商丘有12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今年1-9月份,全市新开工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项目达137个,合同投资总额522亿元,商丘工业正在以勃发的气势迅猛发展。

 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、人口大市、财政穷市,商丘何来如此巨变?答案在商丘遍布全市的11个省重点产业集聚区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10万个、吸引上百亿元投资,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、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。

  陶明伦以“四战”阐述商丘嬗变

  商丘是传统农区,底子薄,人口多,将近900万人,位居河南省第三位,经济总量在全省平均后几位,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,人均工业产值在全省也是倒数。在这种情况下,商丘如何迅速发展?

  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日前接受采访时,用四个军事术语阐述了商丘以产业集聚带动全市发展的经验:“如果把发展比喻成打仗的话,就要抓住战机、摆开战场、讲究战法、扩大战果。”

  所谓“战机”,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,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难得历史机遇。陶明伦说,商丘原始积累比较弱,自我发展能力也不强,不借助外力很难发展。从2008年开始,商丘提出来要实行“东张西望”战略,走开放之路,招商引资,大力承接产业转移。

  选对战场对战役胜利至关重要。商丘作为豫东粮仓,保粮食是不可动摇的政治责任,要想富民强市,又必须把工业做大,需要开辟新的路子。陶明伦介绍,商丘结合河南省的发展思路,确定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、弯道超车加速器、招商引资大平台、工业转型升级突破口、培养识别干部主战场。

  有了战场、战机,想把仗打好还要战法得当。陶明伦介绍,商丘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,评价干部、识别干部的试金石。制定土地增减挂钩措施,采取重奖方式激励产业集聚区发展,同时开展改进干部作风的“三治三提”活动,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。

  有了阶段性胜利,还要不断扩大战果。商丘市围绕“促、变、提”三字经来扩大战果:促,就是促进集群发展、产城互动、达产达效、机制完善;变,就是实现产业规模由小到大、产业层次由低到高、产业竞争力由弱到强、产业集群由散到聚;提,就是提升革命斗志、工作水平、创新能力、队伍素质。陶明伦说,今年我们就是在更大规模、更高水平、更好效益上下了更大功夫。

  产业集聚区点燃商丘发展新引擎

  经过数年的积累调整,商丘市坚持集群集约发展,每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到两个特色主导产业,打好优势牌,形成了分布在全市的软、硬、冷、热、苦、甜等多个特色主导产业。

  软,指纺织服装产业。硬,指超硬材料产业。冷,指制冷产业。热,指新材料产业。苦,指生物制药产业。甜,指农产品加工产业。

  商丘市规划建设了11个省重点产业集聚区。在具体建设中,商丘市集中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将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,既加强了产业集聚区的服务能力,也促进了当地的全面发展。

  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商丘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87.08亿元,同比增长10%,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3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7位、黄淮四市第1位;1-10月份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1.74亿元,同比增长24.4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3.4亿元,同比增长22.3%;城镇登记失业率、节能减排等指标控制在预定范围。

 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成功解决了商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。经过几年不懈努力,浙江香雪海、华美冷柜、意大利乔治白、安踏鞋业、富士康培训基地等一批知名品牌项目先后落户,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10万个。目前,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创造工作岗位达50万个,各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已达35万人。创造的工作岗位已供大于需,“有活干”已经不是问题。

  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介绍,为了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,商丘市确定了三年发展目标,到2015年,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;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,工业增加值翻一番达到500亿元,税收收入翻一番达到50亿元,从业人员翻一番。
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会展 13890505561
热线 400-8088-659
客服 1977554587
反馈
APP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