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国家经济水平,国家应该做什么呢?政府应该做什么呢?光靠吹是不行的。提出四点,降低税赋、要推进城镇化建设、支持与鼓励实体经济发展、要关心和鼓励企业家对发展经济做出新的贡献。
(一)降低税赋,让利于民。政府这两年提出要拉动内需,现阶段最大的内需是汽车,北京限行限购。再就是房子,一方面大量的闲置,另外一方面房价很高,刚性需求的人买不起。实际上目前是先富起来少数的人地区拉动起来了,而大部分低收入的地区还没有拉动起来,政府要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。我认为目前政府获取的剩余价值太多了,光利润前十位的央企就是1万多亿,2013年GDP是56.99万亿,政府拿走多大的比例?剩下的企业再用于生产成本的开支,真正的分给企业或者老百姓的是多少?我认为企业和老百姓税赋太重了。如果按照人口1/4的纳税人来计算,每个纳入的税费是55384元。政府收的这么多的剩余价值,都没有用在民生上,都是浪费掉了。政府自己的开支占到财政收入的51%,就是他们地方政府是吃饭财政,确实是吃饭财政。
还有就是拼命鼓励出口,而且出口还退税,而人家还没有卖东西给我们,造成外汇储备4万多亿美元,人家还要我们人民币升值。我们出口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富,人家不愿意给我们产品,就一直在印人民币,最后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,物价上涨,老百姓生活成本上涨。实际上国家和企业一样,要靠经营,靠做生意养活全国老百姓,维持国家的建设与发展。民富国强,如果国富民穷,国家也强大不起来,社会也不稳定。中国几千年历史当中的改朝换代,都是因为苛捐杂税引起的。现在党中央提出来要解决分税的问题,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,拉动内需,对财税制度进行改革,要降低税赋,对此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:
第一是降低企业税赋。现在根本没有考虑到如何减税,增加老百姓的收入。他们认为由于政府负债太重,收入支出不平衡,如果不再增加财政收入会造成入不敷出,我觉得他们的帐没有算清楚,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了外资企业“两免三减半”的税收政策。我们税收是大幅度增长,而不是减少。因为投资发展了经济,扩大了税基。对于我们自己企业为什么不可以实行这种政策?鼓励大家不断的投资发展经济,税基扩大了以后,税收不会减少,反而会增加。
第二由于税赋太重,不少中小企业根本承受不了,不偷税漏税根本无法生存,所以造成20%的企业交了90%的税。而要偷税漏税一部分税收又成了政府官员的灰色收入。如果税赋降低了,大家依法纳税了,财政收入也会大大提高。提高老百姓个税起征点,是否能够提升到1万块钱?现在有的省在5000元钱,3500元钱以上要打口水仗。企业为员工增加的工资,提高了收入,又一大部分被社保扣除。特别是80后、90后这一代人,有文化,有才干,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。他们不要说买不起房,连租房都租不起。在杭州租一个房子三四千块钱,他五千块钱的收入,租房之后他什么开支都没有了。他们如何成家立业?如何安居乐业?如果把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,都安居乐业了,社会也稳定了,也不需要维稳了,目前维稳的开支大大超出了各项收入。
第三政府要简政。现在公务员的队伍太庞大了,而且有很多临时工,包括事业单位也是这样,现在城管到处出问题,实际上很多都是临时工,素质太差,一天到晚在打架。所以我认为政府也要节约,减少三公经费开支,而且不应该再搞一些无效的投资,减轻纳税人的负担。
第四要调整三农政策。现在普惠制的比例太高了,占了很大一部分的财政开支。有的农民收入很多,还享受各种补贴,而部分地区补贴不到位,还脱不了贫。我认为应该提高农产品(000061,股吧)价格,让农民真正通过勤劳致富,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,拿钱补城市贫民,财政的开支会减少很多,而且农民必须走集约化生产道路,才能降低升本,农民的效益才能提高,收入才能提高。农业按照计划经济方式组织生产,因为农民信息不对称,今年某种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,明年农民就拼命种,肯定卖不掉。不但增加不了收入,反而亏本。国家农民农业不稳定,又大量的促进,结果又造成了大量的浪费。因此,国家要把需求搞清楚,指导农民种地。同时国家要控制农产品的进口,现在国外很多比农民种菜还便宜,不少都到了中国市场,造成了农民根本不愿意种田。今年很多地方都到国外收购转基因大米,造成国内的大米卖不掉,因为国外的大米便宜,因此国内的大米又卖不掉了。如果我们的农产品都被国外垄断,而不能自给的话,我认为是很危险的。
第五要提高一产、二产的收入,进而发展三产。因为三产是服务性的行业,政府要鼓励。但是一产、二产的收入不高,三产如何发展?过去我们的三产是占46.1%,而美国占80%,如果一产、二产的收入提高了,三产也会尽快的发展。三产发展了,就会解决就业,提高财政收入,这是根本性的问题。
(二)要推进城镇化建设。现在应该向产业下沉,重点发展新一轮经济,要把传统产业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,让这些企业就地生产、就地销售,降低成本,才能继续的生存发展下去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,也可以解决国家财政转移的问题。通过土地流转,国家让就业的农民把土地流转出来,让他们能够在县城购房,安居乐业,再把土地租给务农的农民,逐步实现农民集约化生产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,人才也就下去了,经济发展就更快了,要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,现在大城市病太严重了。要实现这样的转移,国家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,鼓励东部企业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,同时要制定限制大城市过度发展的政策,逐步实现真正的城镇化。
(三)要支持与鼓励实体经济发展,因为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的经济,而现在实体经济税费重、融资难、融资贵、利润低,而且市场风险大,工资又低,要技术进步、装备先进,还要管理员工,很多人都已经不愿意干了。而虚拟经济税负低、来钱快,还没有实体经济那么辛苦。照理虚拟经济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,促进实体经济发展,而不是纯粹变成把别人口袋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去,长此以往,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。因此政府要采取有利措施,鼓励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,降低税负,加强融资。现在银行贷款利息在10%以上,甚至到15%以上,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也只有5%左右,这么高的利息,企业都不能承受。尽管政府放宽了贷款额度,贷款支付利息反而造成亏损,小额贷款解决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,反而现在高利贷也出现了问题。现在允许开设民营银行,我认为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,反而会造成新的经营风险。国家不要给银行下达过高的利润指标,应该强制银行降低贷款利率,否则的话银行把实体经济的利润全拿走了,实体经济全垮了,银行反而赚不到钱,造成大量的坏帐,引发金融危机。
当前要解决担保的问题,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号召企业抱团取暖,造成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,影响大部分的企业,本来还可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,由于要承担担保还款的责任,把他也拖垮了。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,还需要政府向国有银行拿出贷款的额度,服务于中小企业,才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。
互联网金融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,最近网上说要颠覆传统经济,也就是要颠复实体经济。实际上网上应该是虚拟经济,如果把实体经济都搞倒闭了,他还要做什么生意?实际上网上开店尽管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,而影响了实体零售业的发展,今年实体零售业的销售大幅度下降,有的造成了失业。而且过去说网上开店的有80%的店亏损,这些网上又在积极为国外的企业开发中国市场,享受关税的减免政策,刺激国内市场,加重国内的竞争,这种做法我认为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是有害而无利的,政府应该加强监管,不能让其无法无规的经营,促使使规范健康的发展。
(四)要关心和鼓励企业家对发展经济做出新的贡献。发展经济要依靠企业家,本来企业家在中国就是紧缺资源,而现在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的企业家都变成了弱势群体。现在普通老百姓犯一件事没有大事,如果企业家犯一件事,就会被群起而攻之。甚至有不法分子,利用微博、微信散布谣言,影响了企业家的发展。导致不少民营企业家带着资本流亡国外,实际上也对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。我始终认为,在中国所有的资产都是国家的,包括民营企业家的资产,除了他自己消费的以外,实际上只要在国内都是国有资产。
政府要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,关心关注一下企业家的生存环境,让企业家放心、大胆、努力的去发展经济,为社会、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。同时希望全社会要理解企业家,实际上企业家也很辛苦,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,365天不休息的企业家比比皆是。而企业家也是一个普通人,也不可能是一个完人。而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家已经不是在赚钱活命的阶段,已经上升到履行社会责任,体现价值的阶段。应该鼓励和激励他们,不应该打击他们的积极性,更不要把他们赶到国外去。
(五)要尽快的落实审批制度改革,解决乱收费的问题。改革开放初期,放权、让利、开放,让我们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,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,促进经济发展。我认为仍旧需要六个字,而且不能一味的放权。中央给地方放权,实际上政府给老百姓放权,也就是中央实施的审批制度改革。企业现在没有得到松绑,反而是不断的增加负担,现在各种程序的验收,都要第三方验收,还要做报告收钱钱,请专家吃饭也要收钱,增加企业的负担。希望对企业松绑,针对企业进行改革,把该取消的全部取消,在取消审批之后,要明确治理标准,企业符合标准就自己去做,不符合标准就查封他,要加强监管。对于公务员也要建立岗位责任制,其监管的企业出问题,不光要对企业进行处罚,分管的公务员也要受到处罚,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。要降税赋,给老百姓增加收入,同时要清理收费,取消一些随便乱收费。要开放,从对外开放,甚至对内也要开放,打破垄断,公平竞争,这些才能把经济搞活。我们中国老百姓是聪明勤劳的老百姓,一旦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中国的经济可以更加的腾飞。
中国经济要发展,需要改革,企业需要努力、国家需要努力、个人更需要努力。
由搜管网www.hqsgw.com提供